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会展业在目前的形势下,今后该何去何从?2月16日晚20:00,在第七期中国好会展-战疫直播厅上,智海王潮传播集团联合创始人、总裁谌立雄深度讲解目前形势下,会展行业危机中的拐点和应对策略。
第一种,顺势而为,随波逐流,不足之处是少了些主动性;第二种,借势而为,利用形势的动力做些事情;第三种可能更强,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和相关的工作来去调整或者影响大势的发展,也就是所谓的驾驭。我个人认为这三种应对方式,对于不同的企业,可能用的是不同的方式,对于小企业或者说你不想那么多的,你就顺着势,借势做就可以了。对于稍微强点的企业,可能驾驭形势。当然还有一种企业非常的厉害,他可能需要硬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样的企业可能并不多。
究其原因,会展比旅游有更强的周期性,错过就错过;对团队要求比旅行业要高,因此复苏时“会展公司肚量不如旅行社大”;会展是商务集聚活动,对供应链的要求更高;客户预算受影响因素较多,筹备时间和启动时间也更长;行业同时反弹情况下,部分供应商如酒店、机票商更愿意接散客;复苏后,会展企业还要花费很多精力来解决业务遗留或引发的各类问题。比如因为取消带来的重新谈判,法律纠纷、政府应对、扶持政策处理等;行业企业应对经验不足,反弹复苏面临的非理性竞争比如同类展会扎堆等,可能也会给行业带来困扰。
拐点肯定是个低点,但是也有可能是你的转折点;是你的滑铁卢,也有可能是你复苏的起点,甚至是你腾飞的起点。上一次非典之后,我们互联网行业快速提升,造就了今天的BAT对不对?所以这些都是可能,关键是你的应对策略?
如果讲到具体的策略,我觉得这个策略老祖宗其实早给我们留下了,我认为最需要关心的就是三件事儿。第一句话,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能够把现金流解决好,你就不用担心你后面的发展,现金流是一个生命线,必须要去解决,现在就要去考虑该做什么?该去做抵押贷款的准备或者是找什么融资手段,政府支持只是辅助性的,你到现在就想你不能等到账上没钱了才想。第二个是识别,并且留下核心的团队。老祖宗也说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团队在队伍在。你就没问题。就像我们红军一样,长征结束,干部还在,以后的革命没问题。第三叫独行快众行远,一个人可以走得更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你的那些合作伙伴,特别是你的下游供应商,是不是和你站在一块?你是不是一打开门他就堵在门口说,你要给钱,不给钱,我就天天跟着你的小孩。还是说你只要说清楚,当年你帮过我,我们一块干。
所以我就那句话,如果大家想在疫情结束之后还能成功,重点还要在内功,核心的策略是在于内,而不是在于外,就你怎么样把自己弄好,对于很多公司来说,你最需要的是就地卧倒,保存生命。春天来的时候你能开枝散叶发芽。卧倒干些什么?前几天我还读了长沙会展办的陈树中主任的一段话,也是很有感触。里面就讲到了,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练内功、强基础。大家都知道了,练内功、强基础,聚人心,优管理,备好战,迎反弹。人们经常讲,机会只垂青有准备的头脑。如果你没有准备好,你没有做好明天就要反弹的准备,钱没准备好,团队没准备好,相关的东西没准备好,反弹来,你也做不到。我觉得这个策略的核心三个词,通俗的讲,就是活得久一点,活久点,活久见。
至于市场外部竞争,我认为现在不是第一位要考虑的,因为疫情不知道持续多久,这个市场不知道怎么变化,你去追这个形势比较难,做个初步的判断是可以的。有句很难听,但很有用:当你在埋葬别人的时候,别人正在后面抬着你的棺材。
如果你没有大的资金后台,就地卧倒、保全自己一定要比争抢市场更重要;对抗疫情靠的是免疫力,企业也一样,生命力越久越笑到最后;水退了才知道谁在裸泳——开诚布公,把困难和对策和员工讲清楚,让他们和你共同奋斗,你也能从中识别出真正的“奋斗者”;需求是有层次的——钱虽然重要,但企业的文化和愿景在困难时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你是需要伙伴的,伙伴的信任将成为你抵抗疫情的坚实后盾;实在不行,试试通过分享公司和分享未来,和员工及伙伴站在一起解决当下问题。
这个问题在疫情没有出现之前,就已经在反复讨论当中了。其实如果我个人来看,我认为线上会议肯定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但是,它并不影响我们线下会议或者线下活动,或者线下会展业的大的增长趋势。因为人是社交动物,商业社交不可能被网络交流代替,会议的目的也不仅仅是内容。
去海外办展,目前肯定是受影响非常大的。比如我有几个做出展的朋友需要去迪拜参展,已经交了钱了,迪拜也说会继续办,但需要按照保护措施隔离14天,这个基本没有可能性了,现在航空,出关等都受到限制的情况下,跨国参展和办展难度会非常大。
补偿和恢复性这两个词的从语义上讲,它的区别不会特别大。现在疫情业务少了,后面会增长起来。但是说报复式,因为我们知道报复通常幅度会高些,指数肯定会强一些,如果说只是对同等比例的,可能也许不能叫报复。如我个人观点:我个人认为“井喷”不太容易,复苏甚至反弹是定数。
从现在疫情的直接影响来看,医疗行业备受关注。大家注意我们国家最高领导人的讲话里面,讲到了国家要建立的各种防控体系,这些都是跟医学相关联的。特别是在这一次疫情之后,我相信整个社会对于医学的认知,包括医学的发展水平,都会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这个情况下,医学类的会议有大的增长和好的未来,肯定是没问题的。
如果是从我来讲,对于企业,虽然当下来看,医疗行业,互联网、在线教育等行业会获得机会,但我建议要更关注具体行业中的具体商机对企业更有帮助,比如会展活动有一定的周期性,疫情结束后,马上就要办的夏季峰会、年中会。这些会议的决策流程比较短,会议规模小一些,当地政府支持的会展项目会更快启动一些,我希望大家关注这些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