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
  • 采购|
  • 企业|
  • 资讯|
  • 展会|

客服QQ:544721284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其他 > 不要让“景点化”给大学添“堵”

不要让“景点化”给大学添“堵”

日期: 2021-04-20 浏览人数: 29 来源: 编辑:

分享到:

正值樱花开放的季节,这些天武汉大学很是热闹。

打卡武大樱花,近几年一直是网络上春日旅游的热门项目。尽管从2016年起,武汉大学就开始实行网络预约、免费入校的策略,但蜂拥而至的人潮,还是让校园喧嚣如闹市。据媒体报道,目前武大周一至周五每天接受15000人预约,周六、周日每天接受30000人预约。如果敞开放人的话,人数会更多。浪漫的樱花在增添武大百年名校的独特魅力,向社会公众展示学校竞争软实力的同时,也给校园添了不少“堵”。

毕竟,武汉大学是国家重要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育场所,其接待社会公众参观的服务和安全设施十分有限,不可能像一般旅游景点那样,可以敞开大门迎接游客。涌入的人多了,吃喝拉撒等“后勤保障”,都是问题。另外,成千上万人进入学校,必然会挤占师生们的空间和资源,从而影响到正常的教学秩序。事实上,面对汹涌而来的赏樱游客,武大也在不断进行着兼顾开放与管理有序的探索,比如收取一定的门票,下达“限客令”等,但目前来看效果仍不明显。

其实,与武大面临同样“被景点化”苦恼的还有清华、北大、厦大等高校。面对大学“去景点化”这一社会治理问题,如何寻找各方价值共识,需要全社会共同作答。一方面,学校的大门当然不能因为游客过多而关闭,但不妨考虑科学设定.大承载流量,并规划合理、快速的分流路径,或者引入科技元素,尽.大可能减少赏花对正常教学秩序造成的影响。比如,今年武大与各方平台合作进行5G直播,让没到现场的人也可以欣赏到樱花美景,就受到了不少好评。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也应该主动出手,采取合理有效的引流措施,避免人潮扎堆。比如,武汉很多高校都有着各自的特色和美景,如何通过宣传引导让武汉从“一樱独秀”变为“百花齐放”,值得探索。

高校资源向社会开放是大势所趋,包容、开放也是大学的应有之义。但是大学毕竟是大学,不同于其他旅游景点,它本质上是知识的殿堂,应该在敞开大门欢迎社会公众赏景的同时,走出“被景点化”的怪圈。要做到这一点,相关大学需要提高管理与引导能力,有关部门也要主动关心纾困,帮助高校一起提升综合管理水平。此外,社会公众提升自我素养,拒绝不文明行为,也是重要的一环。

文章转自新华网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微信

关注地摊库官方微信账号:“ditanku”,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