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
  • 采购|
  • 企业|
  • 资讯|
  • 展会|

客服QQ:544721284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其他 > 别误读了“父母持证上岗”

别误读了“父母持证上岗”

日期: 2021-03-10 浏览人数: 57 来源: 编辑:

分享到:
核心提示: 中国的父母亲重视教育,却也最容易在教育上犯错。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表示,大部分父母都没有接受过
  “中国的父母亲重视教育,却也最容易在教育上犯错。”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表示,大部分父母都没有接受过科学育儿知识的培训指导,建议家庭教育立法让父母持证上岗,引发热议。
 
  “丧偶式”育儿,“咆哮式”教作业,“棍棒式”教育……现如今,家庭教育领域问题不断,很多家长对如何教育子女有心无力,时常感叹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在一些家庭中,还存在养和教相脱离、教而不当的问题。殊不知,孩子身上的问题,往往是父母教育的投射——一个“熊孩子”背后,或许也存在着“熊家长”甚至“熊家庭”。还有父母,时常将“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上,却从未反思自己为什么不是孩子心中“别人家的父母”?
 
  对于“父母持证上岗”的呼吁,并非第一次出现。曾经有一句话在网上流传甚广,“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这句略带调侃的话实际上揭露了家庭教育中的一个现实:很多父母缺乏专业知识。一边是父母不断加重的教育焦虑,一边是孩子苦不堪言,而问题的关键,就是父母教育不得其法,教育方法不科学。
 
  我们常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然而,从“家长”到“第一任老师”的角色转变,并不是自然而然就发生的。子女是第一次做子女,需要在父母和老师的帮助下学习成长,父母同样也是第一次做父母,何尝不需要学习呢?
 
  有的人基于对“持证”的天然反感,并不赞同“父母持证上岗”,认为其否定了父母生育、养育孩子的权利,这其实是一种误读。所谓“持证上岗”,更像一种形象的说法,关键不在于“证”,而在于“学”,强调父母学习的重要性。抛开“持证”这个词,家长教育才更值得关注。
 
  对更多父母成为合格父母的期待,背后是“父母持证”,这也可能是孩子对父母发自内心的渴望。“合格父母”最好的认证无疑是孩子健康成长。“持证上岗”不是增加父母负担,而是让家庭教育回归标准,让父母承担责任。对于下一代来说,合格的父母可以更好的引导孩子成长。尤其是在信息时代,父母可以跟上孩子的成长,避免孩子的成长落后。对此,从家长教育的角度补充科学育儿的“课”,也许是“家长持证”最重要的启示。
(本文来源于新华网)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微信

关注地摊库官方微信账号:“ditanku”,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