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从石英的标型特征来讲,包含晶形、组构、颜色、比重、化学成分(稀土元素、微量元素)、晶胞参数、红外谱学、热发光、压电性、导电性和包裹体等。本文以野外观察为重点(石英的晶形、颜色等),阐述石英其标型特征,及在金矿找矿中的应用,旨在对野外地质工作有参考意义。
绝大多数热液矿床中,石英是较重要的脉石矿物,不仅在野外便于对它进行肉眼观察, 而且易于采集样品和进行单矿物分选。在热液金矿床中石英更是重要的贯通矿物,有的本身就是载金矿物,它与金矿化有密切的成因联系,所以开展对石英标型特征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时,石英也是银矿床中主要的脉石矿物和热液活动的产物,而且它也是重要的贯通矿物和载银矿物,与银矿化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所以石英成为金、银矿床研究中的主要信息载体。本文从其形态标型、化学成分标型、物性标型等方面对石英进行研究。
02形态标型
2.1晶形与环境关系
石英的晶形和组构特征可指示石英的形成温度和介质的酸碱度等。据报导,热液型石英脉中,长柱状石英晶体增加指示介质的pH值上升,过饱和程度增高;等轴状晶体增加指示形成温度转为低温型和冷水溶液的温度, 过饱和程度降低。石英晶体的道芬双晶(Dauphinetwin) 之双晶面不平行双锥和三方偏方面体方向,表示形成温度低于573℃。双晶面平行双锥和三方偏方面体方向,则表示形成温度高于573℃。在晶体表面结构上,石英菱面体表面结构显示Г·кaлб的第I类型生长小锥,表明介质呈碱性;显示第1类型生长小锥则表明介质的pH值降低。
2.2 晶形与含金性
脉石英的组构特点还可用来研究石英的含金性。含金石英与不含金石英相比,前者缺乏条带构造,在多数情况下为致密块状或玉髓状,也常有蜂窝状或网格状的空洞,不存在原生条带,“水透明般的微脉”极少见,出现二轴晶,常见溶蚀及交代现象。
石英呈乳白色,致密块状,颗粒粗大,玻璃光泽的脉石英含金甚微或不含金。呈灰白、烟灰、灰黑色,油脂光泽并与硫化物共生的脉石英含金性好。结晶较好的石英比致密块状石英含银高,这是由于随着结晶温度的降低,结晶程度较高,而银又在晚期阶段富集的原因。但属于成矿期后形成的呈晶簇状无色石英含矿较差。
03颜色
3.1 石英颜色与环境关系
缺陷引起的色心以及微量元素和机械混人物都可使石英致色。石英的颜色与成矿条件有关,可指示成矿温度和压力、介质的酸碱度及氧化还原电位等。
由墨晶—烟水晶—黄水晶—紫水晶的转变,表示介质的pH值降低。由蔷微石英—烟水晶—墨晶的转变,表示介质的pH值升高和形成温度降低。烟水晶的形成温度较高,随着其色调的变淡,指示介质的碱性降低。在弱氧化、中性及弱碱性溶液中不形成烟水晶。紫水晶主要形成在低温低压条件下,形成环境的氧化电位较高,石英显示异常的多色性表示形成温度低于400—450℃。显示正常的二色性则表示形成温度高于400—450℃。
3.2 颜色与含金性
石英石是无色透明的,但在金矿床中因石英含有较多的硫化物微粒及染色元素,引起石英具有不同的颜色。金矿床中较常见的石英有乳白色致密块状石英、无色透明晶簇状石英、烟灰色/无色粒状石英及蛋白色玉髓状石英,前两者主要见于石英脉中,后者在围岩蚀变带中分布较广。
总的说来,含矿石英的颜色主要有浅灰色、灰色和烟灰色。而无矿石英为乳白色及纯白色。辽宁二道沟金矿床中含矿或与成矿有关的石英形态呈晶簇状,淡灰色及灰色,透明度差,暗淡光泽,并含多金属硫化物包体,不含或微含矿的石英以白色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