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系统对于大家来说,一定不陌生并且随处可见,机场车站的安检、防疫防控点、工厂、工地进出口、学校大门……太多太多地方都有人脸识别系统的存在。对于这些经常都会看到的人脸识别系统却有一些好玩的A、B面,大家都不一定知道!
1、人脸识别=人脸检测?
人脸检测其实只是人脸识别的一个流程,先通过摄像头采集人脸数据,然后通过人脸检测技术进行检测、提取,最终环节才是人脸图像预处理及最核心的人脸特征提取环节。
2、人脸识别系统的准确率越高越好
完美状态下,人脸识别准确率越高越好,但现实环境中,算法在产品化使用时会受到逆光、暗光、强光、识别角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行业内更多会采用“认假率(FAR,又称误识率,把某人误识为其他人)”和“拒真率(FRR拒真率,本人注册在底库中,但比对相似度达到不预定的值)”,来作为评判算法的依据。另外还有识别速度、活体攻击成功率、人脸检测成功率等维度,也可作为评判算法优劣的参考依据。
3、人脸识别系统关键点越多越好
人脸识别系统的核心关键点是依靠人脸特征值的比对,而这里说的人脸特征是指面部特征所组成的信息集;人脸关键点主要的应用环节是在前置人脸图像预处理。
4、用照片或者视频截图能不能通过人脸识别系统
这一点对于不少须要人脸打卡的同志来说,一定非常感兴趣,用照片或截图能不能“对付”人脸系统,
目前几乎在常用的人脸识别场景中,几乎使用的都是活体检测,换句话说就是:活体检测,即验证用户是否为真实活体本人在操作,可有效抵御照片、视频等常见的攻击手段,是金融、政务等无人值守应用中几乎是标配。
5、带了口罩之后,人脸识别系统还有用吗?
在目前疫情肆虐的情况下,人脸识别安检就成了一个问题,特别是在机场、车站这些地方,人流较大的同时感染的风险也在增长,那么在带了口罩之后,人脸识别系统要怎么用呢?以目前情况来分析,人脸识别算法最终还是根据人脸面部特征进行识别,带了口罩之后,面部被大面积遮挡,识别时无法精准检测人脸、五官等,所以识别系统肯定会受到影响。
但同样鉴于目前疫情严重,人脸识别算法也开始加大对大面积遮挡的算法研究,某企业开放平台针对个人防护中所造成的人脸大面积遮挡问题,进行了算法模型针对性升级,提升人脸可见区域权重,在局部特征增强方面设计了相应策略,如加强了对眼睛、眉毛等重点区域的识别,大面积遮挡下的人脸识别准确率达99.5%以上。
人脸识别系统里的A、B面,就是这样的,挺有意思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