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是建筑遗产保护的前提,保护的根本目的是保留并延续有价值的历史构件或历史信息。近代建筑有完整的价值评价体系,可以大致分为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再加上李格尔提出的“情感价值”。而作为建筑外表皮的清水砖墙,在近代建筑价值体系中占据什么位置?有没有自身的独特价值?这是回答“近代建筑清水砖墙到底要保护什么”的关键。艺术价值:与古代建筑不同的是,清水砖墙是近代建筑立面艺术风格的重要装饰和典型特征,在设计之初就会根据不同的建筑风格,结合清水砖墙的特性,选择各种不同的色彩搭配、拼花图案、线脚和灰缝,同时也要受经济财力和建筑材料的制约。从外廊式风格、哥特复兴风格、安妮女王风格,发展到文艺复兴风格、新古典主义风格,再到装饰艺术风格,不同的建筑风格会有不同的清水砖墙砌法、图案和线脚装饰。
做好艺术价值评估,要对建筑整体的艺术风格有清楚的认知。近代建筑外立面往往是其风格的集中体现,要分清外廊式风格是梁柱式还是券柱式,哥特复兴风格、安妮女王风格的拱券是圆券、尖券还是三圆心券,文艺复兴风格、新古典主义风格立面构图是三段式还是五段式等等。一般来讲,清水砖墙的色彩搭配、拼花图案、线脚和灰缝等都与建筑整体风格相关联,砖墙的所有细节也是建筑整体艺术价值的组成部分。如果表面被覆盖,则要了解覆盖面层是否也参照了当时某一种典型的建筑装饰风格,进而判断覆盖层是否也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进行岁月价值评估,要分清具有岁月价值的原始材料老化和附着在原始材料表面的“污垢”。清水砖墙之美,很大一部分是由于砖砌体表层老化后形成的千差万别的颜色微差,能带来与时间维度相关的审美愉悦感,不恰当的清洗方 ** 破坏这种岁月价值。但也有因为油漆、涂料、水渍、动物、菌类、泛碱、烟熏、锈蚀等,而在砖墙表面形成污垢或变色,这些污垢会继续加速砖墙的风化等病害,因此是需要清除的。
如果清水砖墙表面的覆盖层具有了较高的历史价值或者艺术价值,则同样应该评估覆盖层所具有的岁月价值,综合分析后再确定是否加以去除。经过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岁月价值的评估,可以将清水砖墙表层分为3种状态:有价值的历史覆盖层、无价值的历史覆盖层、有沧桑感的砖墙面层。现实工程案例中,各种不同时期的添加物、不同的材质和保存状况往往会出现在同一栋建筑或同一面墙体中,清水砖墙很难有一个理想的单一状态,因此不能武断的采用单一标准,简单的将外立面恢复到历史上“所谓”价值最高时期的外观,因为这种风格“统一”的外观可能在历史上从未真正存在过。清水砖墙不同部分的价值侧重点有所不同,即使是同一面墙也可以根据价值评估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修复目标和修复方法,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近代建筑的现场勘察主要包括形制勘察和病害勘察两部分。外立面形制勘察重点关注建筑立面形制风格、立面材质类型、覆盖层材质,同样也要关注结构形式;外立面病害勘察包括墙体缺损、裂缝裂隙、生物侵蚀、风化、空鼓、剥落、泛碱、水渍、烟熏、锈蚀痕迹、人为涂写,以及油漆、涂料、水泥、瓷砖等覆盖,以前修复时采用的不当修复材料和化学防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