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具有很强的区域特点,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也要结合市场需求有所侧重,但东北、西北等地区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相对较少,高速路充电需求也没那么高,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考虑不同地区不同特点做好布局,满足要求的同时也要避免资源的浪费,而且公共充电站中,直流快充桩占比更多、更快的充电速度也能为运营商带来更大的效益,假如你用的是老国标的车,就不必管,由于新国标兼容老国标,不出意外都能用。
过度追求快充不现实,那么满足消费者需求,加快建设快充桩/站可不可以?在业内人士看来,盲目建设快充桩并不合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就表示,大家对电动汽车仍然不太满意的是充电不如加油快,希望能实现快充快换,但实现起来并不那么容易,值得关注的是,按照目前的技术,有些大功率快充技术充电5分钟就可以让车辆行驶200公里,如果这样的大功率超级快充桩快速普及,将极大提升用户的充电体验。
但实际上由于自由电子的存在,自由电子附着在SIO2和N+上,导致D-S中出现漏电流,电源泄漏电流,为了减少开关电源中的干扰,必须按照标准提供EMI滤波电路,由于EMI电路,开关电源接市电后有微小的电流流到地,称为漏电流,室内充电桩的防护等级需要起码达到IP32以上,而室外充电桩需要面临风雨交加的恶劣环境,需要更好的绝缘性和避雷条件,其防护等级起码要达到IP54方可保障人身安全、车身安全和充电设备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