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康复医学的普及和矫形器技术的发展,各种矫形器不断被开发和应用。在过去,矫形器作为旨在缓解四肢和脊柱的骨骼肌系统的功能障碍的外部支撑装置,用于矫正各种身体运动障碍并应用于临床。近年来,由于矫形器制造水平的不断提高,逐渐应用于截瘫、偏瘫和脑瘫的治疗。矫形器是装配在人体四肢和躯干上的外部器械的总称。其目的是预防或矫正四肢和躯干的畸形,或治疗骨关节和神经肌肉疾病并补偿其功能。其基本功能主要包括稳定和支撑、固定和矫正、保护和负载、补偿和辅助。
下肢矫形器主要功能是支撑重量,辅助或替代肢体功能,限制下肢关节不必要的活动,保持下肢稳定,改善站立和行走时的姿势,预防和矫正畸形。下肢矫形器主要有髋膝踝足矫形器、膝矫形器、膝踝足矫形器、踝足矫形器和足矫形器。其中常用的是踝足矫形器,它可以预防和矫正足部的内翻畸形,有效控制踝关节的背屈和跖屈,固定踝关节的功能位置,从而达到预防和矫正马蹄内翻足畸形,抑制痉挛性尖头足畸形的目的。在临床康复中,下肢矫形器可用于截瘫患者、中风后偏瘫、下肢骨折、畸形等的康复。尤其是骑行对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偏瘫步态,使其重新站立,恢复丧失能力。
怎么判断脊柱矫形器是否适合? 1.对比佩戴前后x光片的矫正效果。 矫正效果需要从侧弯角度的减小、旋转度的减小、身体力线的正常化三个方面来比较,而不是追求单一指标。在以上几点的基础上,修正越多,效果越好,但也不是绝.对的。矫正力的施加应在患者的耐受范围内。脊柱矫形器不需要一次性矫正到位。设计矫形器时应考虑患者的依从性。矫形器的作用不仅仅是即时矫正,更重要的是趋势引导。 2.矫形器外观检查。 矫形器应外观光滑,边缘光滑,不应引起局部压痛和红点。如遇皮肤擦伤、红肿严重,属于异常现象,应立即联系矫形器师,及时修改调整。 3.日常生活运动检查。 包括佩戴矫形器后的站、坐、卧的检查,双上肢的活动度,髋关节的屈伸,能否顺利完成基本的日常生活动作,如系鞋带、上厕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