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给孩子买手机,或者孩子没有手机玩,迟早有yi天,孩子一定会从别的地方,用他的方式获得手机来玩的,孩子沉迷手机,家长强制禁止可行吗?一种是强硬的家长,将手机没收,或将游戏卸载,如果孩子偷偷玩,就打骂一通,一种是软弱的家长,父母奈何不了孩子的哭闹和胡搅蛮缠,只好举白旗投降,听之任之,我们孩子已经完全可以真实地发现,在同龄人中有智能手机者,与没有智能手机者区别极大,不仅仅在玩游戏方面,还在人际交往的优势方面。
这份好奇心,实在是太强大是孩子对自己未来生命建立信心的很重要因素,这些区别的存在,意味着孩子的自信心和骄傲感的差异,由此可见,我们给不给孩子玩手机,已经完全影响不到孩子有没有手机可玩了,在这件事情上,让玩不让玩,只能向孩子宣告我们够不够爱他,尊重他,信任他,而无法实现我们对孩子接触手机的管但是控目的,更无法实现对孩子思想活跃程度及学习哪些知识的管控,限制孩子玩手机,父母应该怎么做?。
在此过程中,要少说“不”,多说“可以”,比如:“如果你完成了约定,可以去看一场电影”,而不要说“如果你没有完成约定,就不能看电影”,两个说法意思虽然相同,但如果孩子朝着积极的方向努力,他完成目标的可能性就更大,要把约定书面化,并张贴在家里的显眼处,让孩子和家长时时刻刻可以看到,当孩子完成了约定,哪怕是阶段性的约定时,父母都要及时给与鼓励,当孩子没有完成约定,需要承担的违约责任也绝要承担,如果不追究违约责任,约定就没有丝毫约束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