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好奇心,实在是太强大是孩子对自己未来生命建立信心的很重要因素,这些区别的存在,意味着孩子的自信心和骄傲感的差异,由此可见,我们给不给孩子玩手机,已经完全影响不到孩子有没有手机可玩了,在这件事情上,让玩不让玩,只能向孩子宣告我们够不够爱他,尊重他,信任他,而无法实现我们对孩子接触手机的管但是控目的,更无法实现对孩子思想活跃程度及学习哪些知识的管控,限制孩子玩手机,父母应该怎么做?。
在此过程中,要少说“不”,多说“可以”,比如:“如果你完成了约定,可以去看一场电影”,而不要说“如果你没有完成约定,就不能看电影”,两个说法意思虽然相同,但如果孩子朝着积极的方向努力,他完成目标的可能性就更大,要把约定书面化,并张贴在家里的显眼处,让孩子和家长时时刻刻可以看到,当孩子完成了约定,哪怕是阶段性的约定时,父母都要及时给与鼓励,当孩子没有完成约定,需要承担的违约责任也绝要承担,如果不追究违约责任,约定就没有丝毫约束力了。
要清晰地指出孩子需要改进的行为,比如:yi天玩手机不能超过1个小时,玩手机必须是在完成作业以后,目标要具体、明确,便于测量,相比“每天玩手机时间不能太长”,“每天玩手机时间不能超过1个小时”就更容易测量,目标具体、明确,孩子就更容易操作,要清楚地说明孩子完成约定可以得到什么,和没有完成约定将失去什么,任何时候,我们的家庭教育要想取得真正的成就,都必须建立在无条件的爱孩子、尊重孩子和信任孩子的基础上,千万别让你的情绪在孩子面前失控。